松滋地名背后的故事

来源:荆州日报 作者:松滋100网 2018-07-13

新江口/划子嘴

新江口。现松滋县城,原名“划子嘴”,因青峰山下松滋河涨水时,多有渔舟出没其间打鱼为生,松滋称小渔舟为“划划子”,故将位于青峰山嘴几户渔家聚集之地称“划子嘴”,清末民初,枝江县江口镇以经营百里洲棉花“江口棉”著称,因划子嘴经营“八宝棉”,堪与“江口棉”媲美,故划子嘴花商遂将运销沙市、汉口等地的棉花称“新江口棉”,故得名新江口,新江口因而得名。

米积台

清同治以前,此处为一片荒湖,涴米河流此至涴市入长江。河东有一处较高土台,常有汨鸡子栖息其间,后台上建起小店,逐步发展成集,人称“汨鸡台”。东松滋河形成后,湖南米商船运大米至此,将米堆积台上,再转运各地。久而久之,“汨鸡台”旧称被“米积台”取代。现已合并到沙道观镇。

老城

老城,古称上明城。石器时代即为远祖集居之地,古代因与上明、襄口毗邻而得故名,因其久远,故名老城。

古城为西晋荆州刺史桓冲所筑。松滋侨置县之初,即为治所在地,有“古郡”之称,素有“典雅”美名,自东晋至公元1943 年,老城设县治历经九朝,长达1600余年。

朱家埠

朱家埠。清同治年前,此镇北临南江(长江故道),已形成繁华集镇,为“北五场”之一。因该镇朱姓财势最大,故称朱家埠。后因1870 年河道变迁,堤防连年溃决,集镇几经淹没,加之匪乱频繁,市容日趋衰败,现仅剩一条大街。现属于老城镇。

涴市

涴市。古称乐乡。古城为东吴镇军大将军陆抗所筑。晋人郭景纯游长江至此,写下《江赋》:“阳候及硪以岸起,洪谰涴演而云回。”“涴”意为江水回澜之貌,长江于此,曲折东流。涴市历来是长江航道的一个贸易码头,明代即为县内著名的“五市”之一,清末成为江陵、松滋、枝江三县的驿站。

民国以来,为长江沙市、宜昌航线中途客轮停靠站,客商云集、茶酒馆、饭庄、旅店、行栈甚多。

南海/ 磨盘洲

南海。因该镇西有一湖,为清同治年间黄家铺决口形成,湖中原有观音庙,民间称观音为“南海观音”,乃将此湖称小南海。该镇因湖得名为南海。但更古更久的镇名为“磨盘洲”。镇南三里处即古郧城池,为楚昭王时郧公斗辛所筑。

原址在竺园寺河边一块洲地上,洲地形同磨盘,故得此名。清咸丰,因水灾淹镇,迁建于剑峰山麓。因水陆交通方便。集市日益繁盛,很快发展成“日有千人拱手,夜有万盏明灯”的兴旺集镇。清同治,水灾更甚,该镇再次沦为泽国,再由剑峰山麓迁建于山坡,规模已不如前。

庆贺寺

庆贺寺。位于县西南山间冈地上,本寺庙名,庆贺寺始建于明初,解放后改建成中学。1939 年,湖北省第四区简易师范学校从荆州城迁来松滋,选定庆贺寺为校址,在简师建立党支部。抗日战争时期,湘鄂边特委以简师为根据地,建立中共松滋中心县委,辖松滋、枝江、宜都、五峰、长阳等五县,在湖北省委、南方局、湘鄂边区党的关怀下,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革命斗争,战胜各种艰难险阻,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。1943 年被日本侵略军焚毁。1986 年10 月,当地政府筹资在简师旧址修建了一座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纪念碑。1988 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洈水/西斋

西斋。民国“南五场”之冠,回族聚居地,清光绪年间,回民集资修清真寺一座,至今保存完好。西斋古称“西寨”,原为县南军事要地,亦有“西平寨”“西市”之称。

因位于七里山下,依山傍水,地势险要,围以土城,得名西寨。南宋时,因寨内斋铺居多,发展成集,遂演变为西斋。又传某文士建书斋于灵鹫寺西,取名“西斋”,刻匾悬挂,广传开来,因以为名。或云因“斋”“寨”音近,遂以“西斋”取代了“西寨”,讹传至今。西斋镇现与大岩嘴合并为“洈水”镇。

大岩嘴

大岩嘴。位于县南洈河畔,原为一片荒山秃岭,以有一大岩石形状的山嘴得名。1960 年,洈水水库建成后,山嘴被淹,新形成小镇仍称“大岩嘴”,后于2000年以后,与西斋合并,称“洈水”。

加入收藏